《大而美法案》及其对美国股市的影响
《大而美法案》及其对美国股市的影响
引言
2025年7月2日,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特朗普总统的《大而美法案》,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。该法案现待众议院最终表决,距离成为法律仅一步之遥。与此同时,与特朗普反目成仇的全球首富埃隆·马斯克威胁成立新“美国党”,誓言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让共和党一败涂地。本文将分析该法案的内容、其经济与政治影响,以及对美国股市的潜在冲击。
法案主要内容
《大而美法案》是一项综合性税收与开支立法,包含以下争议性条款:
永久性减税:将特朗普2017年首个任期的减税措施永久化,主要惠及高收入群体。
削减社会项目:大幅削减联邦医疗补助(Medicaid)资金,可能导致1100万至160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,并减少食品援助计划。
税收豁免:小费和加班费免税,旨在吸引蓝领选民。
边境安全与移民:增加美墨边境安全和移民及海海关执法局(ICE)预算。
取消清洁能源激励:逐步取消清洁能源税收优惠。
债务上限提高:为应对财政影响,债务上限将提高5万亿美元。国会预算办公室(CBO)预计,未来十年联邦赤字将增加超过3万亿美元。
这些条款引发广泛争论,批评者称其为“劫贫济富”政策。
经济后果
该法案设计导致财富向上转移,最富有的10%美国人平均每年多得1.2万美元,而最贫穷的10%平均每年损失1600美元。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的削减对低收入家庭影响尤为严重,加剧了不平等。CBO预测的3万亿美元赤字增加引发了对美国公共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,马斯克和对冲基金经理雷·达里奥等人士警告债务危机即将来临。
尽管如此,美国股市表现坚韧。截至2025年7月8日,标普500指数保持在6200点以上,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4.3%左右,低于5月因债务危机担忧引发的市场波动高点。投资者似乎采取了“一切如常”的心态,专注于短期收益而非长期财政风险。
政治后果
该法案支持率不足30%,在民调中表现低迷,对共和党2026年中期选举构成重大风险。历史案例显示类似政策可能带来的选举后果:
2005年社会保障私有化:小布什总统推动的社会保障私有化计划因激进和筹划不足而失败,导致共和党在2006年中期选举中惨败。
2017年废除奥巴马医改:特朗普试图废除《可负担医疗法》(Obamacare),因参议员约翰·麦凯恩的关键反对票而失败,民主党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重夺众议院控制权。
与上述失败的举措不同,《大而美法案》有望通过,可能加剧选民反弹。马斯克成立新党的威胁可能进一步分裂共和党选票,而民主党尽管内部分裂,仍可能因公众不满而受益。
对股市的影响
股市对该法案的反应较为平静,反映了乐观与自满并存。关键因素包括:
企业利好:永久性减税和放松管制可能提振企业利润,尤其是大型企业,支持股价估值。
债务担忧:马斯克和达里奥对“债务炸弹”的警告尚未引发市场恐慌。债券义和团(bond vigilantes)未见活跃,表明市场对美国经济吸纳更高债务的信心。
短期焦点:华尔街关注即时收益和宏观经济指标,忽视长期财政风险,保持标普500等指数高位。
然而,风险依然存在。若因赤字不可持续的担忧导致国债收益率急升,可能通过提高借贷成本对股价估值构成压力。此外,临近中期选举的政治不稳定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,尤其是若马斯克的“美国党”获得支持或公众对法案的抗议加剧。
结论
《大而美法案》是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的高风险赌博。尽管它为企业和高收入者带来短期利益,但其倒退性影响和对国家债务的贡献引发广泛批评。股市目前的稳定可能因财政担忧或政治后果加剧而难以持续。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,该法案的经济和选举后果将可能塑造市场情绪和更广泛的政治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