瀟灑走一回
世間悲歡離合,有故人乘鶴歸去,蔡瀾亦瀟灑仙去,心裡悲傷,一路好走。以下是蔡瀾先生的一些文字集錦,記錄在這裡,以資紀念。
蔡瀾,一位集作家、美食家與旅遊家於一身的傳奇人物,活得精采,人生離不開吃喝玩樂。他寫過無數文章,品嚐過各國美食,曾擔任日本美食節目《鐵人料理》評判,並出任央視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總顧問。然而,他從不喜歡被冠以「食神」或「食家」的稱號,謙稱自己僅是「好食者」。對他而言,吃喝玩樂看似是低等欲望的滿足,卻最真實,因為享受過、快樂過,才真正屬於自己。他能將一碗簡單的豬油撈飯形容得活色生香,列入「死前必吃清單」,與河豚等珍饈並列,認為其鮮甜滋味非筆墨所能形容。
有人曾問蔡瀾如何看待年輕人「躺平」的現象,他的回答直截了當:「本來就應該這樣。」他說:「我大半生都在研究人生的意義,答案還是吃吃喝喝。」對蔡瀾來說,人生不必複雜,享受當下才是真諦。他曾寫道:「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呢?吃得好一點,睡得好一點,多玩玩,不羨慕別人,不聽管束,多儲蓄人生經驗,死而無憾,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。」
談及死亡,蔡瀾視之為人生必經之路,無須畏懼。他認為,只要了解死亡、活得精采,死時便無遺憾。他曾分享一段經歷:某次搭長途飛機,遭遇強烈氣流,鄰座的澳洲大漢嚇得驚慌失措,而蔡瀾卻淡定自若地繼續飲酒。飛機穩定後,大漢問他:「你死過嗎?」蔡瀾從容答道:「我活過。」這份豁達,源於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滿足——精采地活過,便無懼死亡。
談人生
「人生何不瀟灑走一回?」
「人一期望,就會失望,我們只做好該做的事情,不停地做,很努力地做,就會得到報酬。」
「人生真是痛苦多過快樂。人生不會那麼順暢的,一定要用玩的態度去面對。」
「(如何看待年輕人躺平?)本來就應該這樣。」
談死亡
「如果有親人好友過身,可以想念,但是不要過分。你不放手,對方不會走。」
「未生活過的人就驚死,我活過就不驚死。好的東西吃盡了、美酒飲盡了、女朋友多到不得了、字又識寫了,死咪死!」
「人生怎麼可能沒有遺憾?但如果把遺憾告訴別人,別人能不能幫我?別人幫不了的,就算有遺憾,也不說了。」
談財富
「錢要用,但不要花光:賺一百用一百,你是窮鬼;賺一百用得二十,孤寒;賺一百用五十,OK,永遠有信心。」
「如果我賺錢不叻,我用錢就不會叻,賺錢對我來說,是應該的事。」
談香港
「香港人不必擔心,壓力都是幻想出來的,我們會好好地活下去。」
「香港專欄文化沒落因為香港人忙於搵食,冇咩時間坐下來睇書。」
「香港貧富懸殊,出入餐廳看到很明顯的分化。」
談年輕人
「年輕人是要消極的話,我都幫不到他,他死他事啦,你看那麼多年輕人,難道我撒銀紙落去幫?根本不可能。」
「其實我們比年輕人年輕,因為我們敢於嘗試。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要說嘗試了,連想都不敢想。」
蔡瀾,一位集作家、美食家與旅遊家於一身的傳奇人物,活得精采,人生離不開吃喝玩樂。他寫過無數文章,品嚐過各國美食,曾擔任日本美食節目《鐵人料理》評判,並出任央視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總顧問。然而,他從不喜歡被冠以「食神」或「食家」的稱號,謙稱自己僅是「好食者」。對他而言,吃喝玩樂看似是低等欲望的滿足,卻最真實,因為享受過、快樂過,才真正屬於自己。他能將一碗簡單的豬油撈飯形容得活色生香,列入「死前必吃清單」,與河豚等珍饈並列,認為其鮮甜滋味非筆墨所能形容。
有人曾問蔡瀾如何看待年輕人「躺平」的現象,他的回答直截了當:「本來就應該這樣。」他說:「我大半生都在研究人生的意義,答案還是吃吃喝喝。」對蔡瀾來說,人生不必複雜,享受當下才是真諦。他曾寫道:「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呢?吃得好一點,睡得好一點,多玩玩,不羨慕別人,不聽管束,多儲蓄人生經驗,死而無憾,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。」
談及死亡,蔡瀾視之為人生必經之路,無須畏懼。他認為,只要了解死亡、活得精采,死時便無遺憾。他曾分享一段經歷:某次搭長途飛機,遭遇強烈氣流,鄰座的澳洲大漢嚇得驚慌失措,而蔡瀾卻淡定自若地繼續飲酒。飛機穩定後,大漢問他:「你死過嗎?」蔡瀾從容答道:「我活過。」這份豁達,源於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滿足——精采地活過,便無懼死亡。
談人生
「人生何不瀟灑走一回?」
「人一期望,就會失望,我們只做好該做的事情,不停地做,很努力地做,就會得到報酬。」
「人生真是痛苦多過快樂。人生不會那麼順暢的,一定要用玩的態度去面對。」
「(如何看待年輕人躺平?)本來就應該這樣。」
談死亡
「如果有親人好友過身,可以想念,但是不要過分。你不放手,對方不會走。」
「未生活過的人就驚死,我活過就不驚死。好的東西吃盡了、美酒飲盡了、女朋友多到不得了、字又識寫了,死咪死!」
「人生怎麼可能沒有遺憾?但如果把遺憾告訴別人,別人能不能幫我?別人幫不了的,就算有遺憾,也不說了。」
談財富
「錢要用,但不要花光:賺一百用一百,你是窮鬼;賺一百用得二十,孤寒;賺一百用五十,OK,永遠有信心。」
「如果我賺錢不叻,我用錢就不會叻,賺錢對我來說,是應該的事。」
談香港
「香港人不必擔心,壓力都是幻想出來的,我們會好好地活下去。」
「香港專欄文化沒落因為香港人忙於搵食,冇咩時間坐下來睇書。」
「香港貧富懸殊,出入餐廳看到很明顯的分化。」
談年輕人
「年輕人是要消極的話,我都幫不到他,他死他事啦,你看那麼多年輕人,難道我撒銀紙落去幫?根本不可能。」
「其實我們比年輕人年輕,因為我們敢於嘗試。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要說嘗試了,連想都不敢想。」